动辄怒打一分?网络评分不该成为“泄洪区”
“控评”,一个原本只存在于粉丝群体的词,指代为了某明星的网络风评,粉丝们在各社交媒体上抢占热评位置,以覆盖、压制不同的声音。激烈时,甚至容不下一星半点的不同意见。
现在,这股风气隐隐渗透到了影视作品评价范畴。常被夹在“闭眼夸”与“跟风黑”、夹在“反手一星”与“报复性五星”之间的社交平台豆瓣,其失准的概率已越来越高。原本能为许多文艺爱好者提供大众意见的豆瓣评分,也逐渐成为了“真实声音”的稀缺地带、发泄“私人情绪”的“泄洪区”。
最新的争端围绕网剧《我是余欢水》。只用了三天,该剧的豆瓣打分人数就从原先的四万人左右猛涨到超过14万人,评分也从最初8.5分迅速跌到了7.4分。
该剧曾经的高分源自故事,源自一众演员的准确表演。而今它的评分跳水,固然有观众对后六集的满意度不及前半程,但更主要的,恐怕得归咎于大结局中的一句话。因这句台词有待商榷,自觉被冒犯的一部分网友潮水般涌入平台,用一星差评表示愤怒。
这把怒火有多旺?几个细节可见一斑。有人未必看过该剧,只冲着台词的截图便闻风而动,赶来“重拳出击”。有人觉得差评仍不足解气,便顺藤摸瓜,给同一团队、相同主创的既往作品都补上“一星”。怒火甚至殃及池鱼,同档期另一部新剧因被误认作相同班底,其一星比例一度猛增,以致该剧的拥趸不得不在讨论区显著位置声明,以撇清关系。
心平气和地看,此次引发争议的台词,本有机会成为契机,一个持不同立场观点理性对谈的契机。谈谈影视作品中如何更善意地呈现人生困境,谈谈怎样避免人物沦为贴标签式的功能性角色,谈谈情节密度与话题烈度的分配有否更优解,凡此种种,只要是理性的从创作角度出发的对谈,都是富有价值的。遗憾的是,纷争中,因“怒打一星”的声音忽然涌入,不少人以“报复性五星”还击。双方不再从创作出发,而是完全落入非此即彼的情绪化对阵,甚至逐渐演化成互相人身攻击。
值得注意的是,一地鸡毛的“主战场”已不是第一次落户豆瓣。就在一个多月前,网剧《陈情令》的评分突然从8.3分速降到7.7分。这部早就终结了大半年、且评分人数多达百万的剧集,其评分能在一夜间被撼动,只因该剧某主演的粉丝与其他群体产生大规模纷争,豆瓣上的作品评价就此沦为泄愤工具。可颇为玩味的是,该剧曾冲入2019年国产剧前三的高分,其实也不完全由品质说了算。彼时,它从4.7分高歌猛进到8.3的高分,就有文艺评论人指出,是蜂拥而至的粉丝“控评”稀释了评分的客观性。可以说,该剧得分从一飞冲天到一夜滑落,背后都是“控评”的手在翻云覆雨。再往前,2019年春节档,针对《流浪地球》的“一星大战”同样是情绪化打分引发一场网络骂战。
如今随手翻豆瓣的评论区,“只为×××而来”“×××真的好帅”等明显的个人感受经常取代了围绕剧情、制作、表演而生发的评论;“闭眼就是五星”“反手怒打一星”等带着简单情绪宣泄的评价,也不在少数。尤其是粉丝“控评”,营销方“控场”,某些群体“带节奏”,多方合围下,豆瓣的评论区已越见频繁地成为网友吵架的沼泽地,因一句台词而否定一整部作品,因某个演员而断定某片是“烂片”的事情,时有发生。
从过往看,一部作品的优劣,是时间从各方口碑中淘洗出的,绝非靠动动鼠标、敲敲键盘,就能被轻易抬高或者埋没的。然而,当情绪性打分一次又一次扰乱大众视线,开放的网络评分,有必要确立一套更为聪明的评分算法,以尽可能避免情绪冲垮了理性评价,“控评”盖过了真正的大众声音。
何为更聪明的算法?比如,根据过往评分的数量来推断用户的阅片量,以此调整其打分权重;比如,根据该用户喜好,算出他或她中意的明星,再遇见该明星作品时,适当降低权重;又比如,若一位用户的大多数打分都能与大众的中位数相近时,系统能不能识别出这位相对客观的打分者?
当算法、大数据已融入生活的方方面面,一个更为智慧的网络评分体系,亟待重建,也完全有方法重建。
推荐阅读:苹果x与xr